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剪纸“金名片”如何擦亮?长理学子在马丽娅工作室寻找答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8日 来源: 作者:

近日,新利官网开户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社会实践团深入新邵县,走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邵阳市剪纸非遗传承人马丽娅,挖掘非遗剪纸在文旅融合中的价值,领略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纸上匠心传,非遗绽光彩

在新邵县白水洞景区的马丽娅工作室内,新邵县剪纸研究会理事朱露带领实践团参观剪纸作品,并详细介绍了工作室的成立背景、既有成就及剪纸文化内涵。

朱露介绍,马丽娅剪纸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一直致力于剪纸技艺的保护与创新,其作品《女娲造人》获中泰剪纸巡回展(泰国站)一等奖,成为新邵文旅的一张“金名片”。剪纸作品内容丰富,寓意美好,如祥云象征吉祥,团花代表团圆,石榴寓意民族团结与多子多福。马丽娅的代表作《十二飞凤图》以精湛技艺和独特构思,展现出飞凤的灵动之美,深受人们喜爱。

在非遗剪纸体验环节,朱露耐心示范每一个步骤,“来,这里需要对折起来,先把里面的阴影剪掉,再剪去外面的多余部分,不能搞反了哦!”团队成员们屏息凝神,认真观看和学习每一处剪纸细节,按图案轮廓精心裁剪。剪刀在红纸上游走、红纸在手里翻飞,一个个独特的剪影慢慢清晰起来。虽然剪法略显生涩、粗糙,但这一过程使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网端活水来,传承新路径

对于即将承办邵阳市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的新邵县来说,剪纸作为当地重要的非遗项目,是激活特色文旅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数字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马丽娅依托微信视频号、抖音号等线上平台开展剪纸教学直播,让非遗剪纸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此外,马丽娅还走进基层开设公益课堂,传授剪纸技艺的同时提供兼职机会,既推动了文化传承,又为乡村发展增添了动力。

此次考察让实践团真切感受到,剪纸这张“金名片”的价值不仅藏在指尖技艺里,更表现在文旅融合的可能性中。团队将结合专业所长,把剪纸艺术与文旅创新结合起来,琢磨更接地气的推广办法,让这门非遗手艺在新时代的文旅舞台上绽放光芒。


(文/黄静、邓祎琳、彭嘉玲 图/黄静 一审/戴钰 二审/刘莎 三审/李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