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装备制造日益成为制造强国战略核心支撑的背景下,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承载着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7月22日,新利官网开户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在徐晓强、刘文正两位老师带领下,走进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环数控”),解码数控技术的创新密码与智能生产的实践图景,触摸 “智造强国” 的强劲脉搏。
走进展厅,沉浸式感受“工业母机”的科技硬核
实践团首站来到宇环数控企业展厅,讲解员结合展厅陈列的智能装备模型与典型零部件样品系统介绍了公司在高精度数控磨床、抛光机等领域的研发优势,以及其产品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精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始终致力于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助力国产数控装备向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的方向迈进。”企业负责人易丁介绍道。实践团成员围绕企业在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路径展开讨论。
深入车间一线,近距离体验智能制造的精密节奏
下午,实践团走进宇环数控的生产车间,车间里,机械臂将待加工的机床主轴送入数控磨床,主轴箱自动完成刀具切换,工人们配合设备精准转运加工件,各工位显示屏实时显示磨削精度参数,构成高效的数控机床生产线。企业技术员张工介绍道:“在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制造过程中,装配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达到微米甚至亚微米级的公差标准,这对设备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提出了极高挑战。”随后,实践团成员近距离观察高精度数控龙门导轨磨床等先进检测设备,了解机床主轴装配、几何精度检测及误差补偿等关键工艺。企业技术员讲解机床定位原理时,实践团成员俯身细看导轨与主轴的咬合间隙,指尖轻触刚完成磨削的工件表面。随后,大家在指导下亲手转动扭矩扳手调试轴承预紧力,在模拟屏上编写刀具路径,当参数微调让虚拟加工轨迹变得更流畅时,不少人兴奋地记录下数据。“原来课本里的误差补偿,是靠这样一次次实操打磨出来的。”实践团成员叶俊浩拿刚测完的精度报告感慨道。
校企面对面,共探高端制造人才成长路径
移步室内,实践团与宇环数控人力资源部与技术研发部门负责人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引育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分享。座谈中,实践团成员接连抛出问题:“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如何突破算法瓶颈?”“一条新生产线从图纸到量产要闯多少关?”企业代表用研发案例作答:“就像打磨主轴精度,人才培养也要经得住‘千分尺’般的严苛——我们给新人配双导师,既要懂编程也要会修机床。”当被问及对学子的期待,企业代表鼓励同学们把握在校时光,夯实基础,锤炼动手能力,未来在更高平台发挥“长理学子”的创新潜能。“希望你们将来成为推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中坚力量。”企业寄语掷地有声。
理实融合启新思,青春筑梦向未来
“亲眼看到一台台高端机床从零件组装到精度测试,才真正理解‘制造强国’背后,是一丝不苟的技术沉淀与团队协作。”实践团成员戴璐颖深有感触。指导老师刘文正表示,本次实践活动是将专业教育与产业实际深度融合的重要尝试,让学生真正“走出去、沉下去、看进去”,为今后的科研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实践团也将把此次调研中发现的技术问题与工程难点带回实验室,转化为科研选题与技术攻关方向,持续助力校企共研共育、产教深度融合。



(文/郑佳欣 蓝金风、图/郑佳欣、一审/彭琼英、二审/周小杰、三审/孔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