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学院专家评审,下列项目拟定为新利官网开户 交通运输工程及测绘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基地2019年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现予公示。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 类别 | 项  目 | 
| 1 | 海藻酸钙-凹凸棒土复合壁材沥青自愈合胶囊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 | 重点 | 刘全涛 | 
| 2 | 基于微观交通流模型的高速公路移动瓶颈效应研究 | 重点 | 杨柳 | 
| 3 | 饱和土-群桩-上部结构体系的耦合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 重点 | 张石平 | 
| 4 | 动载条件下层状岩石各向异性响应特征及灾变机理研究 | 重点 | 欧雪峰 | 
| 5 | 基于新型热电功能层的沥青路面层位结构设计及耦合发电机制研究 | 重点 | 周洪宇 | 
| 6 | 污泥灰合成沸石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研究 | 重点 | 于华洋 | 
| 7 | 含泥化夹层的红层软岩公路边坡孕灾风险评估 | 重点 | 黄小城 | 
| 8 | 机器学习的山区公路地质灾害风险遥感评估 | 重点 | 谭剑波 | 
| 9 | 基于自动驾驶感知的公路安全线性优化模型研究 | 重点 | 杨永红 | 
| 10 | 多源数据驱动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及事后时空影响研究 | 重点 | 王杰 | 
| 11 | 山岭地区道路边坡稳定性GNSS单历元监测技术研究 | 重点 | 邓兴升 | 
| 12 | 沥青混合料双模量本构模型及基于足尺试验路的实测验证 | 重点 | 潘勤学 | 
| 13 | 考虑钙基矿物自转变行为的钢渣集料性能调控技术及其在沥青混凝土中的适用性研究 | 重点 | 陈宗武 | 
| 14 | 降雨条件下边坡蠕滑破坏机理与预警模型研究 | 重点 | 范文臣 | 
| 15 | 高陡坡体弱化条件下桥梁桩基群的力学响应及失稳传递机理研究 | 重点 | 陈璐 | 
| 16 |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冷再生混合料强度与疲劳损伤特性研究 | 重点 | 刘宏富 | 
| 17 | 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耐久性优化设计与及机理研究 | 重点 | 蔡军 | 
| 18 | 绿色路面水泥基材料-减缩型聚羧酸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 | 重点 | 向顺成 | 
| 19 | 基于潮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红树林解译方法 | 重点 | 夏清 | 
| 20 | 时空变系数回归变形分析与建模 | 重点 | 刘斌 | 
| 21 | 非智能车换道干扰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控制 | 重点 | 高凯 | 
| 22 | 考虑路面寿命及燃油消耗的卡车编队队列组织研究 | 重点 | 陈丰 | 
| 23 | 基于废弃食用油和废旧橡胶粉高性能绿色沥青制备关键技术与使用性能研究 | 重点 | 张冬梅 | 
| 24 | 动荷载作用下含水软弱结构面抗剪特性研究 | 重点 | 范祥 | 
| 25 | 根土复合体强度试验及抗滑机理研究 | 一般 | 杜鹏 | 
| 26 |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倾斜桩加固倾斜软基研究 | 一般 | 李留玺 | 
| 27 |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二次热再生技术研究 | 一般 | 姚晓光 | 
| 28 | 斜桩加固含断桩复合路基原理与设计理论研究 | 一般 | 周毅 | 
| 29 | 交通量增长所致拥堵特性演化对桥梁效应极值的影响 | 一般 | 鲁乃唯 | 
| 30 | 高速公路项目战略环境评价与治理研究:基于政府规制的视角 | 一般 | 翟瞾 | 
| 31 | 新型排水材料H2Ri在路基土中的毛细阻隔机理研究 | 一般 | 郭一鹏 | 
| 32 | 矿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遥感监测评价研究 | 一般 | 谢琼 | 
| 33 | 地基InSAR技术干涉测量中的误差分析及改正研究 | 一般 | 徐龙辉 | 
| 34 | 干湿循环下花岗岩残积土强度劣化及路堑边坡失稳机理研究 | 一般 | 高乾丰 | 
| 35 | 多模式出行轨迹融合的道路/车道拥堵状态精细识别 | 一般 | 黄金彩 | 
| 36 | 互扰博弈交通环境下人车共享控制的驾驶行为模型以及拥堵缓解驾驶策略的研究 | 一般 | 刘理 | 
| 37 | 重载交通荷载下临近地铁站基坑支护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一般 | 邱洪志 | 
| 38 | 公路边坡节理岩体断裂力学性质及滑移破坏机理研究 | 一般 | 王飞 | 
| 39 | 基于PolInSAR技术的公路边坡植被与地形变化提取 | 一般 | 林东方 | 
新利官网开户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9年11月15日
经学院专家评审,下列项目拟定为新利官网开户 交通运输工程及测绘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基地2019年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现予公示。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 类别 | 项  目 | 
| 1 | 海藻酸钙-凹凸棒土复合壁材沥青自愈合胶囊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 | 重点 | 刘全涛 | 
| 2 | 基于微观交通流模型的高速公路移动瓶颈效应研究 | 重点 | 杨柳 | 
| 3 | 饱和土-群桩-上部结构体系的耦合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 重点 | 张石平 | 
| 4 | 动载条件下层状岩石各向异性响应特征及灾变机理研究 | 重点 | 欧雪峰 | 
| 5 | 基于新型热电功能层的沥青路面层位结构设计及耦合发电机制研究 | 重点 | 周洪宇 | 
| 6 | 污泥灰合成沸石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研究 | 重点 | 于华洋 | 
| 7 | 含泥化夹层的红层软岩公路边坡孕灾风险评估 | 重点 | 黄小城 | 
| 8 | 机器学习的山区公路地质灾害风险遥感评估 | 重点 | 谭剑波 | 
| 9 | 基于自动驾驶感知的公路安全线性优化模型研究 | 重点 | 杨永红 | 
| 10 | 多源数据驱动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及事后时空影响研究 | 重点 | 王杰 | 
| 11 | 山岭地区道路边坡稳定性GNSS单历元监测技术研究 | 重点 | 邓兴升 | 
| 12 | 沥青混合料双模量本构模型及基于足尺试验路的实测验证 | 重点 | 潘勤学 | 
| 13 | 考虑钙基矿物自转变行为的钢渣集料性能调控技术及其在沥青混凝土中的适用性研究 | 重点 | 陈宗武 | 
| 14 | 降雨条件下边坡蠕滑破坏机理与预警模型研究 | 重点 | 范文臣 | 
| 15 | 高陡坡体弱化条件下桥梁桩基群的力学响应及失稳传递机理研究 | 重点 | 陈璐 | 
| 16 |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冷再生混合料强度与疲劳损伤特性研究 | 重点 | 刘宏富 | 
| 17 | 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耐久性优化设计与及机理研究 | 重点 | 蔡军 | 
| 18 | 绿色路面水泥基材料-减缩型聚羧酸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 | 重点 | 向顺成 | 
| 19 | 基于潮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红树林解译方法 | 重点 | 夏清 | 
| 20 | 时空变系数回归变形分析与建模 | 重点 | 刘斌 | 
| 21 | 非智能车换道干扰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控制 | 重点 | 高凯 | 
| 22 | 考虑路面寿命及燃油消耗的卡车编队队列组织研究 | 重点 | 陈丰 | 
| 23 | 基于废弃食用油和废旧橡胶粉高性能绿色沥青制备关键技术与使用性能研究 | 重点 | 张冬梅 | 
| 24 | 动荷载作用下含水软弱结构面抗剪特性研究 | 重点 | 范祥 | 
| 25 | 根土复合体强度试验及抗滑机理研究 | 一般 | 杜鹏 | 
| 26 |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倾斜桩加固倾斜软基研究 | 一般 | 李留玺 | 
| 27 |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二次热再生技术研究 | 一般 | 姚晓光 | 
| 28 | 斜桩加固含断桩复合路基原理与设计理论研究 | 一般 | 周毅 | 
| 29 | 交通量增长所致拥堵特性演化对桥梁效应极值的影响 | 一般 | 鲁乃唯 | 
| 30 | 高速公路项目战略环境评价与治理研究:基于政府规制的视角 | 一般 | 翟瞾 | 
| 31 | 新型排水材料H2Ri在路基土中的毛细阻隔机理研究 | 一般 | 郭一鹏 | 
| 32 | 矿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遥感监测评价研究 | 一般 | 谢琼 | 
| 33 | 地基InSAR技术干涉测量中的误差分析及改正研究 | 一般 | 徐龙辉 | 
| 34 | 干湿循环下花岗岩残积土强度劣化及路堑边坡失稳机理研究 | 一般 | 高乾丰 | 
| 35 | 多模式出行轨迹融合的道路/车道拥堵状态精细识别 | 一般 | 黄金彩 | 
| 36 | 互扰博弈交通环境下人车共享控制的驾驶行为模型以及拥堵缓解驾驶策略的研究 | 一般 | 刘理 | 
| 37 | 重载交通荷载下临近地铁站基坑支护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一般 | 邱洪志 | 
| 38 | 公路边坡节理岩体断裂力学性质及滑移破坏机理研究 | 一般 | 王飞 | 
| 39 | 基于PolInSAR技术的公路边坡植被与地形变化提取 | 一般 | 林东方 | 
新利官网开户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9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