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扈中平教授应邀做客我校“道德文化大讲坛”,在云塘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还原一个真实的雷锋——对若干道德问题的重新思考”的学术报告。此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处、校团委共同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卿定文担任主持。
扈中平通过对大量原始文献资料的挖掘与辩证分析,从“雷锋是否利己”、“雷锋是否具有‘螺丝钉’精神”、“雷锋做好事是否留名”、“雷锋做好事是否过度”、“雷锋是否艰苦朴素”、“雷锋对技术是否精益求精”、“雷锋是否愚忠和盲从”七个方面,阐述了他对雷锋精神的思考,为我们再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雷锋形象。
扈中平认为,雷锋是中国的道德楷模,近年来却受到了极少数人一些不公正的评价。他提出,我们应该从雷锋所处的时代背景、道德准则与社会发展等视角正确认识、评价和学习雷锋;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要始终高举雷锋精神的旗帜。扈中平独到的见解、幽默的话语和声情并茂的演讲极大地开阔了听众的视野。
最后,卿定文对此次讲座进行了点评。这不仅是一场学术报告,也是一场精彩而又生动的人生报告,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他认为,在思想领域存在一些杂音的当下,我们必须对雷锋精神有全面、深刻、准确的认识。学习雷锋,传承雷锋精神,不仅要学习他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忠于党和忠于人民的伟大道德情操,也要学习他善于规划人生、锐意进取、积极乐观、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生活态度与职业追求。
扈中平教授简介
扈中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研究》杂志编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组评委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高等学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首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二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三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四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曾宪梓全国优秀教师奖等。